|
新手学Lua 语言第十一课:表 (二)
表的概念其实就是哈希表和数组的结合体。
在我们的脚本编写过程中,复杂的脚本离不开数组的运用,
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讲一下如何把表作为数组使用.
所谓数组,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,这个集合的名字就是数组名.
里面的元素的顺序编号就是下标( Lua 表中的键),
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成为数组的分量,也称为数组的元素。有时也称为下标变量( Lua 表中的键).
如何定义数组型的表:
array={
值1
值2
值3
}
另一种方式:
array={
[1]=值1
[2]=值2
[3]=值3
}
如果我们要索引表中的值,就用array[1] array[2] array[3]
在这里我们说明的是 # 这个就是获取字符串的长度,在数组里 # 的意思就是获取数组中元素的个数.
如:
array={"x","y","z"}
print(#array) --它的输出就是3 说明它有3个元素
for i=1 ,#array,1 do
print(array) --它输出的就是 x , y , z
end
如何我们要向数组中添加元素 就用 table.insert() 函数
table.insert(数组,键,值)
如何我们要向数组中删除元素 就用 table.remove() 函数
table.remove(数组,键)
如: array={"x","y","z"}
table.remove(array,2) --这样就把元素 y 删除了
如果不填写键,就会默认删除最后一个元素.
教程观看地址:
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xBmv8kZQkjjyUUO6oI5UFg 提取码:8888
|
|